6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高职教育质量发展现状进行了通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会上表示,高职教育应从7个“更”出发,即“更明的方向、更高的质量、更优的结构、更顺的体制、更强的保障、更加的公平、更好的开放”。
葛道凯:从7个“更”出发
□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
□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除了西藏,所有的地级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
□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经费制度。但是存在标准偏低、拨付不到位等问题
□高职教育的招生教学工作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生源短缺一直是伴随高职院校发展的常态
□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要成为主渠道
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同时也饱受社会各界的质疑。如何保证高职教育的质量,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教育有关部门及各个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6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高职教育质量发展现状进行了通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会上表示,高职教育应从7个“更”出发,即“更明的方向、更高的质量、更优的结构、更顺的体制、更强的保障、更加的公平、更好的开放”。
高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葛道凯在会上表示:“对于新世纪以来的高职教育来说,快速发展是重要特点;匹配产业是主要旋律;管用实惠是重要成绩;一批高水平院校快速成长是亮丽风景。”
的确,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
此外,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渐趋合理。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增加到99个,专业总数由1170个调减到748个。调减后的一、二、三产相关专业数比例为6.8∶39.4∶53.8,与当前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吻合,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葛道凯强调,如今高职的发展改变了“高等教育只集中设置在少数大中城市”的格局,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向中、小城市延伸,“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结构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
葛道凯表示,这1341所高职学校,设在县级市的有90所,设在乡镇地区的有50所。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除了西藏,所有的地级市,都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
近年来,很多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做到了“匹配产业”。葛道凯举例,“江苏有一所新成立的高职学校,叫沙洲职业工学院。沙洲,是一个县级市,这所职业学院80%的学生都回了张家港。张家港当地的技能人才50%来自这所学校。”
如何看高职教育是否“管用实惠”,葛道凯表示,这就要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看经过几年的学习能否真正改变学生的生活情况。
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呈增长态势,2013年开始稳定在91%左右。2010~2015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5年比2010年月收入提高了59.1%。2015年高职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中有65%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自2011年以来,高职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保持稳定。
在发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高职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报告》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有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高于本科院校,且近4年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会上,葛道凯首次对2006~2015年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进行了总结,他介绍,该计划分两期实施,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5.5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89.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28.3亿元,支持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了788个专业点。“该计划的实施,有力提升了项目院校的办学实力、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葛道凯说。
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世界教育百花园的一朵奇葩。”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认为,中国教育能够走出世界,能对世界作出贡献的,很可能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姜大源表示,中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源地,“世界上以立法形式明确界定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1996年予以立法规定的中国,一个是2004年予以立法规定的瑞士。”
而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姜大源表示,“目前,虽然没有对1300多所高职院校的‘出身’进行全口径统计,但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100所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中,80%~85%是由中职‘升’上来的。”因此,我国高职教育不是从高等教育领域衍生出来的,而是在职业教育这块土壤上长大成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2014年,教育部配合财政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万元。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经费制度。但是根据《报告》,已经出台标准的省份也存在标准偏低、拨付不到位等问题。
此外,高职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明显,但与本科院校相比,各地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保障力度仍然偏弱。从全国整体来看,2013年地方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6388.57元,是地方高职院校9976.97元的1.64倍。
地级市举办高职教育也面临挑战。据《报告》调查,在中部地区同一城市,地级市举办高职生均财政经费不足2000元,仅为另一省属高职生均财政经费的五分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报告》,目前高职教育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缺乏动力和有效性,已经成为制约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内涵发展的瓶颈问题。事实上,高职教育本可以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志远表示,该校一直坚持与当地区域产业紧密结合。“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区域企业有什么难题,就建立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应用人才”。
而对于高职教育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谢志远说:“近年来,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温州企业出现一些问题,包括长期处在价值链下游,研发支撑不足,‘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等等。对此,学院将专业向研发段和培训端延伸,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立地式’研发服务,建立了41个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高职教育往何处去
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市《行动计划》落实方案明确将“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列入实施项目,今后3年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设313所优质学校。
这一计划不仅受到诸多媒体的关注,也让高职教育行业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曙光。而对于高职教育如何抓住机遇,向着何处发展,葛道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他表示,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这是职业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他还强调,学校应各安其位,各个层次的学校在自己的位置上办好自己的事情;还应动态调整,让专业随着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整。
此外,葛道凯表示,“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等方面应切实发挥作用。学校的财政保障,不仅要落实,而且要逐年提高。”与此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学校。
为了加强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2016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职教育的招生教学工作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生源短缺一直是伴随高职院校发展的常态。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问题,教育部将规范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深入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推进学习成果转化。
此外,《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要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要成为主渠道。据统计,2015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数达到170万人,首次超过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50%。
而对于生源变化的现状,深化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天津市政协医改文体委员会副主任、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董刚表示,面对以前高职“本科压缩饼干式”课程的问题,该校提出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内涵质量发展的思路。
“学校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为主导,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及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轴心整合课程内容,形成了工学结合的理论知识和时间训练系统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董刚说。
此外,葛道凯表示,教育部要探索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转移与认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并探索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