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
1 专业群的内涵与地位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也就是说,在这一专业群中,各个专业可以是同属于同一大类的专业,在总的专业类别下分列出很多同类别的专业。或者是虽不属于同一大类,但是能够拥有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这样也可以划归到一个专业群中。同时,对那些能够划分为一个专业群的各个专业,其实践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必须具有相通性。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项目,它的建立不能简单概括为专业目录的确立或者基础课程的设置,而是将不同类别的专业进行整合,继而孵化出全新的专业,将所有相关专业融合在一起,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师资力量的重新分配、实验基地的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备等。专业群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这所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量。总的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是将专业背景、办学水平以及学校未来发展潜力紧密结合起来,使具备同样基础和技能的各个专业进行组合的庞大集群。
2 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就已经在很多职业中专或者职高学校进行。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很多职高或者职业中专逐渐发展为具有相对较高教育水平的高职院校,因此,专业群建设思想成为高职院校进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在新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出重要指示,将这一问题提上日程,试图在全国上百所高职院校中建立近500个专业群,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储备人才。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高职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专业群的高潮,随之而来的问题、难题也同样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针对专业群建设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首先对专业群的含义是什么就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明确定义,一时间学术界众说纷纭。其次,针对为何建立专业群,如何建立专业群的问题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学者的广泛讨论和研究。各大高职院校被这股浪潮推拥前进,纷纷筹备专业群建设,将学校的专业群建设与整个社会的行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实施。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不完善的理论指导下,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那样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学界的研究视野并不开放,仅仅局限于组建层面。实质上,组建并不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最终目的,资源之间的整合与共享,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实践训练等方面的相互配合,以达成最佳的课程设置体系,使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接受到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的全面教育,这才是专业群建立的最终落脚点。所以,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统一的、全面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各方力量相互协调,组建仅仅是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最初阶段,至于具体的实现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措施和努力才能达成。
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改革的意旨大都是对课程设置的方式进行改革,而专业群建设的最佳途径就是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建设。换句话说,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在于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将课程进行重新的调整,将一个或者多个重点专业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其他相关专业服务于核心专业,才能整体上提升人才质量。那么,课程的重新设置通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那些本来难以建立关系的专业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孵化或衍生出新的专业。当然,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技能的训练都应指向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这是建立专业群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突破点。
3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成和建设
在所有专业群课程体系构成中,“平台+模块”是最具有实施价值的课程体系。所谓平台是指相关基础专业具备的共同特性,专业群中涉及到的专业会在基本规格上具备共性,这些共性基础深厚,外延性强,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模块是指共性规格基础上的个性特征,会根据学生的才智和就业取向设置不同专业,实现分流培养。平台与模块的共同作用是为了建立一个底层基础雄厚,中层分立分流,而高层又重归互选相连的格局,在这一课程格局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培养方向进行选择,但是其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又得到了保证,最终实现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个性发展。
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平台的构建要以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和基础,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因此,专业群建设在设置基础课程时,应该突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最基本素质。基础课程属于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共有的,无论是知识的架构,还是技能的体现都具有共通的特性,所以专业群基础课程是整个体系的基石,也是学生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平台建设中,要为下一阶段的模块课程留有接口,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找到对接,既能够积累和夯实基础知识,又能够提升专业素养,成为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模块,是在平台建立完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设置,能够很好地体现专业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采用的因材施教的策略。在模块设置中,要本着各个专业的综合培养能力和社会实践训练。其中,专业必修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在擅长的领域学有所成,满足个性发展,根据自身情况设计自己的未来道路。而专业选修课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可以修完本专业的学分后,再在其他相关专业中选择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完成全方位的发展格局,多元专业构成与复合能力培养相结合,使之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当然,在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时势必要考虑一些重要问题,切不可疏忽大意。比如,在这一体系中,平台属于基础力量,而模块是作为辅助力量存在的,那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就应该调整好每门课程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合理分配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必修与选修、平台与模块之间的课程比例,以防出现课程设置的重复和遗漏。通俗的来讲,就是一定要处理好课程体系中的主次关系,照顾到二者之间的协调能力,实现内部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特征的同时,为社会提供能够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优秀人才。
具体而言,平台构建过程中要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原则,既要具备雄厚的基础能力,还要有足够强硬的建设力量,以及能够无限拓展的实力。作为专业群课程构建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平台设置首先应根据各个相关专业的共享资源和共通课程进行,属于专业群课程设置的龙头专业,起到引领作用。专业群内的每一个专业都要以此为主线,实现发散式的结构设置。在构建专业基础课程时,除了要考虑各个大模块专业的课程要求,还要考虑到一些中小专业的个别要求,利用综合化课程的设置方式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模块课程构建过程中,采用“独立与相通”的构建方式,各个课程具备独立性,但是又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鼓励多角度、多维度的全面发展。在模块课程设置中,学生应为选课的主体,学生要根据自我喜好和未来就业取向自由选择,或者根据本专业的需求进行选择。
高职院校在开发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根据每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定夺,在设置之间,应该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分析,融合多方力量,将相关专业的就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内。在这一前提下,可以大规模地构建一批符合专业要求和设计理念的核心课程,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基本能力提升的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实现不同职业、不同方向人才培养的分流。
需要重申的是,“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设置体系的构建要以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作为依托。为了确保专业群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得到了高质量的实施,必须要将学习效果的检测放在重要位置,也就是所谓学分制的设计。专业群课程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基本能力,那么,如何对学生接受程度和能力水平进行检测呢?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拟考试环节,以学分的方式完成专业群课程构建的收尾工作。当然,为了把专业群建设落实到根本,还要定期调查研究、分析考量,将学生的职业要求及时考虑到专业群建设中。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到底该如何构建,仍然在讨论和探索的阶段中。我们只有根据文件精神的指导,结合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成功案例进行自身实践的探究。这个过程不会是简单容易的,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将市场发展动态、学生需求指向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立体的、动态化的课程体系。将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高职院校各方的努力,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目标,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培养模式。而之所以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就是为了体现出各个专业的特色,却又不失去专业根基,根据市场变化规律进行资源之间的调整和共享。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各个专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实力,还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对外招生的吸引力。因此,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势必会一劳永逸,满足各方的要求,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