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就高职教育而言,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承担高职教育的院校大都植根于地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也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力,具有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的类型特征。
一、优质校要“优”在社会服务能力的输出成效上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就高职教育而言,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承担高职教育的院校大都植根于地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也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力,具有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的类型特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认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主要是培训服务)、文化传承都是高职院校输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生成环节,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专项功能,其输出成效和社会影响也是衡量学校是否优质的重要指标,更是高职教育提升社会吸引力的重要砝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曾就优质校建设提出了十大标准:毕业生竞争力强、科研成果转化程度高、服务地方(行业)的高水平、教学条件优越、“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高、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知名企业参与专业教学的水平高、协同创新能力强、国际交流合作水平高、社会认可的高水平。分析这十大优质校标准,无不渗透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从生成到输出的各个环节。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除人才培养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不同外,优质高职院校更强调人才输出的适用性和竞争力、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产学融合和校企合作水平、社会认可和国际影响,这些重要指标均是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输出,不仅直接影响到优质校的建设,更是高职院校提升未来竞争力的努力方向。
二、优质校建设要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本身是个经济学概念,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概念也可延伸到高职教育领域。作为高职院校输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生成环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主要是培训服务)、文化传承的质量好坏,都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行业)的水平和能力。但侧重点不一定一样,某些高职院校以戏剧、传统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业为主,其承担的文化传承作用不可小觑。因此,不同院校和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能仅仅用量化指标来衡量,更需要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但就一般高职院校而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职人才培养供给侧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培训服务也深受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其改革成效和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输出效果,更是学校是否优质的重要衡量标杆。
(一)基于人才培养的供给环节改革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专业建设是基础,课程和教学改革是关键,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不可否认,经历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很多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且与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相对接,师资整体实力、教学软硬件环境、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水平都很高;但是,仍有高职院校大量存在与区域经济发展无关或同质化严重的专业,部分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却因市场因素强制扩大招生规模,这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之大忌,势必导致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所在专业学生未就业先失业的严重后果。高职课程改革多年,校企共同参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组课程体系也符合职业教育特点,课程和教学改革进步明显。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部分院校、部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不尽合理,有些专业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学生厌学弃学现象并不鲜见。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的一大亮点,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通过“职业化”真实情境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通过实训实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凸显高职教育类型特征;但校企“一头冷一头热”现象依然存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相关校企合作政策配套缺位,深化产教融合瓶颈难破,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实习实训环节质量难以保证,不能全方位满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这些现象不仅一般高职院校存在,甚至部分“示范校”和“骨干校”都存在。优质校建设不应该是学校的“名利场”,为财政补贴和招生而拼争,而是要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树“骨干”标杆,引领中国高职教育发展。高职院校要正视人才培养供给侧中的问题,在扬长的同时补足短板,优化人才“生产”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另外,就教育公平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不能仅盯自己的强势专业,学校可以让强势专业成为“品牌专业”、“一流专业”,但也要顾全大局,照顾专业发展的平衡度,提升其他专业市场竞争力,照顾到全体专业、全体学生,保证教育公平,让不同专业学生都有多途径成长的通道和个性化关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创新,促进他们可持续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只有做到这一点,高职所有毕业生市场竞争力才会强,学院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更好地满足区域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二)基于技术输出的科研环节改革
《决定》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不可否认,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科研能力比较脆弱,这也是高职教育为人诟病和社会吸引力不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现实情况来看,与本科院校不同,科研的确不是很多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也导致了高职院校科研实力不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够。但作为高等院校的一种类型,尤其是植根于地方的高校,弱化科研、不重视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忽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必然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上的缺陷和瑕疵。就高职学生未来就业而言,面对“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信息化社会和智能化产业,仅仅是专项技能培养远远不够,他们也必须强化技术意识,实践创新,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优质校创建,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重视科技研发,在对口服务上做优做强。学校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强化院校“地方性”和“职业性”优势,瞄准高职教育科研的靶心和突破点。高职院校科研对象、科研重点、科研目标应当牢牢锁定在应用研究上。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高职院校教师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学、职业社会科学、职教体系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发展、职业培训、学校文化建设、学生成长等方面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紧盯前沿、注重实证,注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自己的研究服从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就科技研发来说,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师要根据区域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与当地政府、园区、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共建集“教学、实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营造良好的科技研发氛围,充分利用校企名师名匠资源,以技术研发为突破口,以区域内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难题,服务于企业产品的改进和升级,在这方面高职教师可有为,且可大有作为。当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奖励条例和相关政策十分重要,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优化顶层设计,高效促进广大教师热衷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和学校发展,以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这样也能更好地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和关注度,使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认可。
三、 优质校建设要补社会服务能力的短板
(一)突破产教融合瓶颈,校企共育英才
经历了“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大有进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深入迈进,在不同于其他职教发达国家国情以及仍有部分政策一时难以破局的情况下,严格来说,我们的高职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高职人不能满足已有成绩,还需不断探索,奋勇前行。就目前情况来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主体育人仍然是高职办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有方方面面原因,更有突破困境的部分政策障碍。可以预见,我们的高职院校如果解决好了这一问题,整个中国的高职教育将会提升到更高层次,也会迈入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行列。问题存在,不代表不需要努力,更要以问题为导向逐步解决问题。其中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高职院校处理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以及提供合理化建议十分重要。高职教育办学资金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利用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只能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政府各部门工作对象和工作重点也不一样。高职院校一定要从人才培养的大局出发,以理论研究的形式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各种形式的高职教育研究学会组织也要利用好这一平台不断发声,促使各级政府的顶层设计更科学,促使政府相关部门合理解决问题,破解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些政策和制度障碍,问题可能不会一次性解决,但只要所有高职院校、学会组织和各级政府一起努力,“政府发力、企业给力”校企合作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另外,企业是逐利单位,校企合作必须双赢,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与学校深度合作。因此,在破解校企深度合作这一困局方面,学校一定要主动应对,为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赢得企业的青睐,也才能赢回校企合作的机会。高职院校有自身发展的优势,各院校应按区域重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的同时,与区域内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不断探索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和开发优质实训资源,校企一起培养“教练型”实践教学名师名匠,在满足企业合作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技术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输出适应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好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科技服务。
就目前优质校建设来看,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该是高职院校需要发力的方向,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可选择在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或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上取得校企合作的重点突破。
高职院校一般都拥有一批国家和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硬件配套优良,也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是可以为企业服务的重要资源。学校不能仅仅想到人才培养一己私利,也不能总是想得到企业的投资,或者得到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其中,高职院校自身具有足够的资源和吸引力才能拥有校企合作的资本。高职院校可以在国家和省级示范实训基地上做好文章,集聚校内人财物资源,分专业整合,多形式建设,可以按“专业服务产业、产学研用”相结合原则,与深度合作型企业共建产教融合校内实训平台,也可以和企业、园区共同合作,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有了这个平台,学校就可以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实践教学和职业训练功能,学生有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也才能真正做到产学融合、知行合一。另外,有了企业的介入,校企双方人力、资金、资源汇聚,实训平台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品质,完善平台的工程性、生产性与先进性功能,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紧密结合。借此平台,高职院校也可以更方便地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真正实现“双主体”育人。另外,校企双方还应拓展实训平台的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成果孵化功能,发挥平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与周边地区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也能更好地与其他相关企业合作,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实训平台或跨企业培训中心既能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训环境和实践锻炼,也能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培育工匠精神,提升技术本领,为合作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还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科技研发和产品升级改造,一举两得,校企双赢,这是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突破点。
(二)社会培训路径要不断拓展
社会培训与职业教育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也是高职院校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形式,有可能是未来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可行性路径,但高职院校在这一块思考得不多,功能发挥也不尽人意。高职院校虽然现在已经感觉到了生源短缺的阵阵寒意,但全日制生源带来的管理便利以及财政资金的满足感,仍然让高职院校乐此不疲,力拼全日制生源招生已经是高职院校的第一生命线。殊不知,这为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以及现代学徒制改革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招工即招生”、“多路径拓宽招生渠道”,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在目前看来,受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制约,也由于高职院校小富即安的思维局限,可能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景。
从社会、企业拓宽生源渠道,满足高职院校全日制招生生源缺口,这一条路径很难行得通,原因也有多种。首先,各省市招生政策瓶颈难以突破;其二,企业员工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其三,员工学历教育的实际欲望和企业的需求相关制约。这一条路难行,但强化社会培训功能,为“服务三农”、“精准扶贫”、“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化”,为企业员工、退伍复员军人进行短期培训,高职院校可以大有作为。在考虑社会需求、企业特点和培训员工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各院校可以根据专业设置特点和区域分布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培训。具有农业特色和具有农学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以有组织地开展“职业农民”培训,让培训学员掌握更多的园艺和农业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和经营销售技巧,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东部或沿海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可以对西部落后地区职业院校提供对口支援,为他们培训师资,参与他们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也可以为他们学校学生提供交流生名额,提升他们的技术技能,多渠道为国家“精准扶贫”做出高职教育特有的贡献。
高职院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社区结合紧密,应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广泛联系当地社区和企业,积极开发社会培训项目,拓宽行业企业员工继续学习渠道,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专业及资源优势,主动面向行业企业、社会,开发可持续培训课程体系,开展新技术、新知识培训,为社会提供直接培训服务。另外,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复员军人以及残疾人,高职院校也可以与当地社区或企业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闲暇时间,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能力培训。一来可以促进他们技术技能的提高,二来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市民化和社会化,服务于企业和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另外,也能促进培训员工个人的发展,为未来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的专业基本都是对接地方产业的,大多数院校都有很好的实习实训基地,教师中很多都来源于一线企业,他们完全有能力为农村务工人员和企业需要再培训的人员做好培训工作,这也能进一步拉近高职院校和地方社区、区域企业的距离,也是彰显高职院校办学能力和专业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国际化和国际合作办学要务实推进
作为另一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能力输出,国际交流合作水平高也是优质校评价的重要指标。国际化不可能凭空捏造,更不能大跃进。中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但办学质量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管理模式、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接轨的高职院校并不多;就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学院构成方面的国际化还不够,我们引进的国际化师资、国外留学生、毕业生就业的国际化水平离真正的国际化还差得很远。
国际化影响无疑是优质校努力的方向。作为国际化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有很好的国际化产品和资源保障。高职院校应在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方面汲取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升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必要时,可以与这些国家的学校深入合作,强化国际化师资培养,在教育教学方面引进他们成熟的标准和模式;另外,高职院校应按悉尼协议标准建设我们的专业,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使我们的专业和课程产生国际化的影响力。没有好的国际化产品和资源保障,仅仅靠拉人头凑留学生人数的做法不可取,也会给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留下国际笑柄。
高职院校近来出现了一股留学生热,江苏盐城某高职院校推送乌克兰留学生学习生活照片,网上好评如潮;部分学校也一时间涌现了一些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留学生,这都是一件好事,也是高职院校朝国际化办学迈进的重要一步。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高职教育确实要为“中国制造”产品走出去培养国际化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但留学生一窝蜂涌入国内高职院校的做法并不可取;仅仅用国家财政以及院校资金直接补贴留学生,而不是提供高品质的国际化专业和课程产品,至少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的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还没有真正达到国际影响力。好在我们走出了蹒跚的第一步,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应该与当地走出去的企业紧密联系,为他们有的放矢地培养企业境外发展所需要的留学生,或者直接到中资企业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就地办学。这样,既能更好地服务区域内中资企业走出国门,也彰显了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国家及省市优质校评选迫在眉睫,但优质校建设却依然任重而道远。高职教育很多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汲取了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其本身极具中国特色,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照搬照抄绝不可能。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人才是否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能否为当地行业企业解决实质性问题,这些都是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只有踏踏实实把这些工作做好,学校才会有影响力,才能达到真正的优质。就高职院校来说,不管未来能否评上,都要借此次优质校评选之机,重新思考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理念,强化人才供给侧改革,不断诊断与改进,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注重质量,这样就能补全社会服务能力的短板,真正迈进优质校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