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福州市长乐职业中专学校举办。以下是晋江职业中专学校校长陈华兵在会上的专题分享报告: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校长陈华兵在会上做专题分享报告
MVE网福州讯 7月1日,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福州市长乐职业中专学校举办。以下是晋江职业中专学校校长陈华兵在会上的专题分享报告:
以贡献求发展 打造县域职业学校品牌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校长 陈华兵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面向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围绕“补短板、抓内涵、创特色、树品牌”建设思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涵建设,推进特色发展,打造优势品牌,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特别在“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以贡献求发展,在产教融合、校企互动中发展壮大,着力打造县域职业学校品牌。
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造血功能
1.校园建设与规划。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205亩,建筑面积8.6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量为4779台(套),总值为2777万元。省部级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3个(计算机、电子、服装),实训室70个,校内工位1600个。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拆、建等方式,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区(含实训区)、运动区、生活区,实现科学规划、功能分区,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校区实训大楼总建筑面积达28000M2,成为泉州地区比较成规模的电子机电、工业机器人、物流仓储(运输)、电子商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训场所和对外培训、服务的基地,并加强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改造,力争引进最新、最前沿的生产或者实训设备,规范实训室或者基地的管理,逐步走向基地管理的教学化、企业化、社会化,重点对接晋江市服装、机电、物流、电商等行业,每年可以对外提供2000人次左右的培训,努力将我校打造成为晋江市名副其实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3.调整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根据晋江市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电子、物流等示范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两个重点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物流商贸专业群);对接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设工业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专业,主动适应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专业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二、深化校企合作,激活培养模式
学校加快“校中厂”“厂中校”建设步伐,激活教产结合、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协助下,完成专业整体改革建设,实施“订单、定向、冠名”培养。
1.加强“校中厂”“厂中校”建设。积极探索校企深层次合作机制,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首先,通过加大设备设施的投入,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争取在今年内实现对外生产或加工;其次,发挥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是福建省、泉州市中(高)职组技能比赛基地优势,承办了2016年福建省服装设计与工艺技能大赛(中、高职组);再次,服装、机电专业依托晋江“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和龙湖“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优势,与大发集团、达胜纺织、百宏聚纤等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探索“厂中校”建设,利用企业生产线与设备,系统化、专业化地培养专业教师和学生。
2.实施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改革。以“校中厂”“厂中校”为建设载体,强化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争取企业、社会的资金、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支持,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主动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的专业建设和绩效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物流专业与泉州顺丰运输有限公司、依思有限公司、劲霸男装有限公司、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心怡科技物流等一批优质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每年“双11” “双12” “618”商业平台,先在校内给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再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企业工作过程与环境,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与职业道德,体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共赢、资源共享”。同时,物流专业还搭建“外引内联”新平台,以校企合作“快递工作室”运作为切入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为物流人才培养提供专业、实践新模式,突破了专业课堂教学的纯理论旧框框。
3.试行“理论、基础知识+更高理论、模块技训+教学见习、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适合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训练模式,探索有效、科学的实训场所、生产场所企业化管理模式。如:电商专业与厦门钜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厦门中天创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石狮闪电潮牌服装有限公司、泉州红杉根科技有限公司试行学徒制培养,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电商专业引入“晋江购”平台,开展第二届“晋江购”校园创业大赛,通过与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第三方大型平台并轨,直接为本地品牌产品(企业350家,产品10480种)服务。
4.与企业联动,实行订单、定向培养,开办企业冠名班。至2016年年底,我校订单、冠名班达到6个(百宏、大发)。校企双方共同拟定教学计划,实施岗位教学,模拟企业化管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为晋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今年6月,根据企业对“广电网络宽带”安装调试、维护等岗位技术人员的需求情况,我校与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晋江分公司达到协议,双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定向共同培养,以解决企业对技术人员的紧缺需求。
三、发挥名校优势,服务区域经济
1.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晋江常住人口206万,其中外来人口100多万。但是,产业转型突出的问题,晋江的服装、机电、物流、食品等行业企业需要大批掌握熟练技能的新型人才,每年大约需要数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了解到晋江的用工信息和培训需求,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学校根据各专业特点,针对企业用工状况,拓展社会培训市场,开发各类培训项目,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及岗位培训为延伸,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相衔接的社会人员职业培训架构,满足了社会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专业培训、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2.开展对外加工、生产和技术服务。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对外加工、生产和技术服务,在服装、电子、电商等专业按照企业化运营,开展有效生产。2016年,晋江市政府已投入700万元,依托我校建设了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
四、保障稳定的人才供应渠道
1.保持一定的毕业生规模。2016年,晋江初中毕业生18000人,我校招生达到1368人,占7.2%。2017年,初中毕业生17000人,我校计划招生1550人。学校每年可以毕业千余名学生,及时地为当地社会提供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一线的技术工人,同时,对社会的扶贫事业和社会维稳也作出了贡献。
2.保持一定的社会培训规模。我校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合作,开展叉车驾驶、电子电工、电子商务等培训,年培训2000人次。
五、传统项目建设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开设世遗项目“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省级非遗项目“东石木雕”、灯谜等传统文化建设项目选修课,极大地、生动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在晋江市东石镇政府牵头组织下,晋江市文体局分别在我校和晋江市艺达公司建立木雕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和实践点,进行政校企合作的新尝试。
六、积极参与社会职业实践服务活动
2013-2016年,组织600名学生志愿者,连续参加了三届由晋江市政府承办的国际、全国沙滩排球赛赛场的志愿服务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充分展示我校学生良好精神面貌。2017年4月,185位学生志愿者与部分教师参与金井特色小镇滨海徒步文化节的志愿服务工作,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下一阶段,我校将结合省示范校项目建设进程,进一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继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把走内涵发展道路、办特色职业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着力点,培养更多更好高素质的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一线的技术工人,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