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总体要求,本着“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原则,中职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确立“精准培养”的理念。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总体要求,本着“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原则,中职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确立“精准培养”的理念。以往那种广种薄收“放羊式”的培养模式已不合时宜,在未来职业教育“中、高、本、硕”体制下的中职教育,必须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在提高操作水平、动手能力上下苦功夫,培养更好更多的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打造一种适于生长的生活模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往中职教育的德育,存在着单纯依靠课堂灌输、热衷应景式活动等“碎片化”现象。不要指望“一本德育教材、一门德育课+一通说教”就万事大吉了,更不要期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赶时髦、应景式的德育活动,会把德育的内涵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血液里。
现代中职教育的德育,应当追求润物细无声、不留一点教育痕迹的境界。这就需要摒弃随心所欲“原始粗放”的德育,而要研究德育规律和德育对象做专家式的德育。理想的德育模式应该是为学生打造一种适于成长的生活模式,这样才能真正触及教育对象的灵魂,收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加大实训课比例突出技能培养。中职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在于动手能力强,事实亦证明中职毕业生在企业一线生产岗位的胜任度和稳定性都很高,是企业一线技术工人的中坚力量。在未来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中职教育,必须保持这一优势和特点,而不是去与“高、本、硕”学生进行理论水平的比拼。
从另一个角度看,以往中职教育依然存在着理论课过多、许多知识偏难且不实用的弊端。中职教育完全可以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大大压缩理论课程,将腾出的课时加到实训中去。建议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加大实训教学比例。笔者认为,中职教育1∶2的理论与实训教学比例,切合实际又切实可行。
打破学科界限实施模块化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育体制的桎梏和束缚,打破学科设置的固有模式,取消统编教材的限制(目前的教材往往是高学历等级的缩编版),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
建议大幅度精简和压缩理论课,可以考虑“3门理论课+1门实训课”的突破性设置,即文化基础课(包括德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等相关内容)、专业基础课、专门的工艺课和专业实训课。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还应该引入模块式教学,把教学计划中的内容科学地设计成各种模块,鼓励教师多搜集与时俱进的专业内容开展教学,跟上时代的迅猛发展,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实用技术。
营造企业生产情境培养“准员工”。客观地说,如今的中高职学生,大多不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校生培养质量高,除了缺失工匠精神、不善主动学习外,就是未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咀嚼”“消化”“吸收”而形成能力,这里缺少的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整合过程。为此,实训教学不能是“空对空”的模拟练习,一定要用来自企业实际的加工件,进行“真刀真枪”的真课题训练。
此外,还要注重隐形、默会知识技能的形成,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对某种知识技能的感悟。要知道,技能获得的方式是通过活动或动作习得的,如果忽视技能与知识的联系,未能提示技能尤其是智慧技能与知识理论的本质联系,在技能训练方法上,就可能导致机械模仿和重复练习。
(作者李津军,系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