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界期盼已久的姜大源先生的《职业教育要义》终于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著者“探究之思、探索之感、探路之笔”的产物,是“有惑而思、有感而发、有悟而言”的倾吐,也是著者“对职业教育那种挚爱、那些自信、那份坚守”,几十年来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依然痴心不改、乐此不疲、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回报。
职教界期盼已久的姜大源先生的《职业教育要义》终于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著者“探究之思、探索之感、探路之笔”的产物,是“有惑而思、有感而发、有悟而言”的倾吐,也是著者“对职业教育那种挚爱、那些自信、那份坚守”,几十年来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依然痴心不改、乐此不疲、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回报。
要义精探,探的是职业教育的精要之义、精辟之见、精卓之识、精妙之论。它以精髓之思彰显“我在”的价值,以精深之言定格思想的成果。全书充满精准而凝练的概括,精思而独创的见解,精粹而形上的思想,精辟而深刻的语言,是当下职业教育研究重大的理论收获,是一本为职业教育“立言、立根、立命”的“高大上”之作。
高格之境,则体现在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大实践上。
大格局。这里指专著的结构布局和所探究的领域的重要程度。全书4章,分别为职业教育的理念综“观”,职业教育的规律刍“论”,职业教育的内涵概“说”,职业教育的本质博“辨”。每章12篇,共48篇,所涉及的都是职业教育的理念、规律、内涵、本质的大问题。从结构布局看,也是独到的。表面上看,48篇文章每篇都是独立成篇,是对职业教育的“散点透视”,但类聚起来“连成线”,就形成了一个关于职业教育规律或原理的整体叙事,再集成起来“组成体”,就有了一种内在、精微的逻辑关系。即4章之间,理念是先导,规律是提升,内涵是完善,本质是深化,形成了独到的体系架构和完整的内在格局。
大视野。大源先生作为国内顶级职教学者,他的研究视野无疑是高端的、宽宏的和精深的,即在高度、宽度和深度三个维度上,形成了研究的大视野。一是高端的哲学视野。哲学的高端性体现在它的超越性维度上,即超越经验、超越现象、超越当下,文章思想的深刻、内容的精深、智慧的洞达,往往是通过哲学的思维或境界表现出来的。在大源先生的专著中可以说处处流淌着哲学思维,深刻的思辨、创新的观念、跨界的思想、认知的澄明等,可以说篇篇贯穿哲学思考,流荡哲学意味,回旋思想智慧,彰显了著者深厚的哲学底蕴。二是开阔的国际视野。大源先生精通德语,了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格局和走向,书中对世界著名职教专家的理论参照比比皆是,对国际经验的熔铸、化用和超越亦屡见不鲜,体现了其宽宏的国际视野。三是跨界的学术视野。跨界是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描述和揭示。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范式,诚如他在前言中指出:“跨界,就成为串联起48篇的一根红线,或者说,是隐含其中的一个灵魂。”它成为了本书学术创新的逻辑基点。
大境界。职业教育的理论始终处在不断建构和探求之中,职业教育研究的大境界,即要建职业教育的大理论。在大源先生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将职业教育隶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地位提升为一级学科,取得与教育学并驾齐驱的同等地位。他的理由是,研究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职业研究,“其范畴应包括职业哲学、职业历史学、职业分类学、职业心理学、职业社会学、职业法律,还有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显然‘这一与职业相关的学科的总框架’,其所蕴含的内容和涉及的学科领域之丰富与广博,已具备了作为一个与普通教育学同等地位的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他认为,应当把职业和职业教育至关重要的“所有的认识”看成是另一类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即所谓“职业科学——一个整合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科学”。他还认为,“职业教育学涵盖了学校教育学和企业教育学、学习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早已跨越了传统教育学一级学科所能企及的教育学范畴。”这就是一种富有情怀担当的想大问题、建大理论的研究职业教育的大境界。
大实践。大实践,即人才培养实践。这是教育最重要的职能,也是研究职业教育的根本旨归。专著中绝大部分是与教育教学及课程直接相关的指导人才培养实践方面的研究,占比在70%以上。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习范式论”“教学方法论”等。显然,这样落地性的研究,是支撑大实践的重要援手,也是大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年,大源先生不遗余力地推广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普及作出巨大贡献。正是“舌耕”杏坛十年的大实践,使他最了解一线基层院校的实情、需求和问题,他的研究成果既是他推进课改实践的反思总结,也是对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大实践的回应和升华,这也成就了他职教界最接地气的、粉丝最多的一流学者的名气和声望。
(作者张健,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