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教育报 >

史文生:大赛搭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2017-04-25 15:01:35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在中职学校实施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基础作用。

  在中职学校实施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基础作用。

 
  如何把中职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扎实做好,需要一个有效的平台。大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应运而生。
 
  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
 
  大赛在项目设置上,立足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中职校园。
 
  一是主题性。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比赛主题,但又不局限于传统文化,对于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近现代优秀文化也予以考虑,如“中华优秀歌曲”“近现代优秀散文朗读”等。
 
  二是普适性。在比赛内容上,针对中职学校学情,筛选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础性内容,设计成比赛项目,以利于全体中职学生参与,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故事”“硬笔书法”等。而对于基础要求较高的器乐、舞蹈、戏曲等项目,暂时不予设置,仅在学校开展相关文化活动。
 
  三是可操作性。一些文化可以欣赏,却不适合举办比赛活动。因此,要考虑比赛的可操作性,即比赛过程或结果的可观察、可测量。
 
  四是时代性。既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又结合当代青年的时代特征,与近年来广受欢迎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电视文化节目相对接,贴近中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按上述原则,大赛共设“国学经典诵读”“成语接龙听写”“毛笔书法”“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等12个比赛项目。
 
  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学相结合
 
  大赛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活动渗透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积极探寻“赛育合一”的教育新途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第一,在相关课堂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把大赛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各中职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第二,把大赛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积极开展国学大讲堂、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英雄和中华历史名人故事、中华传统技能与才艺展示等校园活动。
 
  第三,把社会实践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筹安排、相互衔接、同步实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现文化育人。
 
  全员化面向每一个中职学生
 
  大赛以全员化理念,采用学校初赛、市县复赛、省级大赛的组织形式,扎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中职校园。
 
  第一,市县举办比赛是推动大赛全员化的重要环节。各市县组织举办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并对本地中职学校做好宣传动员,提出相关要求,扩大比赛的覆盖面、参与率。省级大赛要求“没有举办市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的市县和没有举办学校比赛的省属学校,视为主动放弃参加省级大赛”。参加比赛应为自愿参加,但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中职校园,采取了隐性“强制性”,其意在推动大赛面向每一个中职学生。
 
  第二,学校比赛是推动大赛全员化的基础和关键。一是参与学校实现全覆盖。全省所有中职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等都参加比赛,还覆盖了高等学校中专部。这一部分中职学生,以往一直处在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遗忘角落。二是各中职学校都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积极动员学生和教师参加学校的比赛活动,组织班级比赛、年级比赛、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形成富有职教特色的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局面。
 
  (作者:史文生,单位:河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