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教育部批准以有色金属行业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为依托,开展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秉承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海共识》原则,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5年底,教育部批准以有色金属行业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为依托,开展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秉承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海共识》原则,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有色金属工业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先行行业。近年来,有色金属企业境外投资收购和建成矿区,产能超过5000万吨,境外雇员30万人。从企业来看,普遍存在当地员工技能水平偏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由于当地职业教育基础较弱,迫切需要与我国职业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培养理解企业文化、掌握中国装备技术的技能人才,为企业所在国长远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试点工作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的1.2万名当地员工的职业培训需求为立足点,以促进中赞两国教育合作、服务赞比亚工业化进程为目标,通过帮助中国和赞比亚青年人掌握体面工作和创业所需要的技能,来促进公平、包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和赞比亚经济发展。
为做好试点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项目学校的通知》,明确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为试点院校,依托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共同在赞比亚企业建立职业教育海外办学基地。
2016年,我们首先摸清了当地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考察了现有的软硬件教学条件,研究相关政策,完善工作方案,随后由山东奥太等企业提供设备,组织试点院校派出21名教师开展员工培训,成功开展了5个工种6个班的培训,获得了企业和赞方员工的高度评价,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风采,也在海外企业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下周,第二批19名教师将启程赴赞,开展焊接、机电、选矿专业约500名员工的培训。
从实践来看,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海外办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由在海外发展的企业提出培训需求,并解决后勤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院校则专注于员工培训、课程研发,双方各自发挥长处,合作共赢。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我们初步做到了两个基本摸清楚,一是基本摸清楚在赞比亚开展员工培训和学历教育所需要的条件和准备,二是基本摸清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政策领域。2017年是试点工作的攻坚年,各种方案进入施工期,我们将进一步组织协调好各参与单位,深入实施试点工作,为落实好这次会议共识,为助力企业发展,为创造中国与赞比亚年轻人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宋凯,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