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显示,我国职业院校中开设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较多,而产业前后两端专业较少,制约了影视动画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按理说,相关的专业人才应该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麦可思公司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却显示,近10年来,影视动画专业已经三次入围失业率最高专业前三名,2010年时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竟然排名第一。是培养的人才供大于求了吗?当然不是,许多动漫企业急需人才却招不到适合的人。调查显示,相关人才培养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和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影视动画行业的人才需求,向职业院校提供富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建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日前组织专家组进行调研,形成《影视动画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
产业“换挡转型”,动漫+互联网重塑产业链
提到国产动画片,你会想到什么?80后可能会想到小时候看过的《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90后则会忆起儿时的经典《西游记》《虹猫蓝兔七侠传》……而近几年热映的国产动画大电影《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熊出没》,则完全颠覆了过去动画片是拍给儿童看的概念,“全龄化”动画逐渐成为内容生产的主流。电视动画产量下降,动漫企业加快进军电影市场,动画电影已成为新的增长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视频网站等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动漫产业嫁接,改变并重塑着动漫产业链。不仅内容制作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实现了CG(计算机动画)数字化,而且从项目策划阶段互联网就深刻介入,大数据成为重要技术手段,观众通过网络参与并影响着动漫内容,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此外,影视动漫营销也从平面、电视广告和影院、户外推广向互联网迁移,社交网站成为动漫信息推广和口碑争夺的重要阵地。
伴随着这些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平台井喷式地呈现,我国影视动漫产业正迎来以跨界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转型升级期,全面步入“大动漫时代”。专家报告显示,影视动漫产业从过去的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与展会、图书出版、衍生品等产业联动发展。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其中动漫玩具市场规模占衍生品整体市场的一半以上,动漫服装和动漫出版则分别占16%和4%。
专业人才缺口较大,行业布局面临调整
“大动漫时代”的到来和资本市场对影视动画行业的追捧,加上国家对动漫产业的大力扶植,使影视动画、网络动画、动漫游戏、动漫衍生品设计开发等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报告中预测,未来几年影视动画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估计每年在七八万人。而目前高等院校每年毕业生约一万人,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三维动画师、原画师、场景设计师等人才需求旺盛,前期创意、导演、技术总监及后期制作(调色、剪辑合成等)、衍生品开发及营销人才缺乏,尤其是创作兼技术实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更是稀缺。而目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单一、专业与产业衔接不够,各院校中开设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较多,对应产业前后两端专业较少,人才奇缺,制约了影视动画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目前,影视动画行业呈现产业集群化分布和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态势,即从东向西发展,从各区域的中心城市向周边区域辐射发展。报告显示,具备良好发展态势和产业基础的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成都等城市将成为华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国内影视动画行业发展的五大核心区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推进,西部、西北部也将成为中国动画发展的新亮点,甘肃、新疆等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依行业岗位新变化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
动画产业以跨界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转型升级和产业链的初步形成,使产业上下游新兴的典型工作岗位不断出现,市场不断细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原有传统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已不能满足“大动漫时代”人才多样性的需求,游戏开发与制作、电影后期制作、建筑动画、动画编导(剧)、动漫衍生品设计与开发等专业或专业方向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报告建议,高职院校应以“大动漫观、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根据自身条件和区位特点选择性地开设传统影视动画类专业和新兴动画类专业。
而影视动画网络化、移动化、多屏化、碎片化的发展变化,使得传统的典型岗位也在不断变化。报告建议高职院校根据这些新变化、新特征设置新兴专业和专业方向。如录音技术与艺术、影视灯光艺术、调色、剪辑合成、人物造型设计(动漫方向)、漫画(情景漫画方向、幽默漫画方向等)、出版与发行(动漫方向)等。
报告还指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主动适应本地产业结构,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推动作用。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影视动画类企业,如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公司、媒体广告公司、电视台等合作,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联合设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