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拙文《“综合型”这条路高职不能走》(《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19日第9版),刘红新发表了《“综合型”这条路高职也能走但不会都走》(《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10日第9版),阐述自己的见解。一些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如下拙见。
针对拙文《“综合型”这条路高职不能走》(《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19日第9版),刘红新发表了《“综合型”这条路高职也能走但不会都走》(《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10日第9版),阐述自己的见解。一些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如下拙见。
其一,高职教育肇始和百年发展的常态是专业型、行业型,而非综合型。刘红新认为:“从高职发展的历史角度看,综合型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起步时的常态。”这是值得商榷的。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轫与日本同步,肇始于1866年清朝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这是一所专业性和实用性极强、特色显著的海军名校,并非综合型学堂。此后,洋务派在各地兴办了一批适应近代工业、富国强兵的行业型实用型专科学堂,成为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重要启蒙基地。不过,这类学堂的数量一直非常有限。
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举,急需大批服务工农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政府大力发展专科教育。1952年,国家借鉴苏联模式,全面进行院校调整。由于苏联学制体系没有高等专科层次,因此,我国也大幅度压缩专科学校,大力发展学制更短、更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中专学校。院系调整后,大部分专科学校或改办中专,或就近并入本科高校。1958年专科学校短期内获得“重生”,数量猛增到360所。不过,随后数量再次急剧萎缩。
1978年,随着拨乱反正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得以复办。之后专科学校在两年内就复办、新建了近百所。为了更加明确和理顺不同层次的办学需要,经过十年的酝酿,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重新登上高等教育的舞台。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产生的综合型高职院校主要有合并重组型和混合生长型(自我提升与合并融合)两种主要形态。即使是在高职教育复苏之时,综合型在整个高职院校中所占比例也未过半,且一直处于稳步下降趋势。到2016年底,全国共有1359所高职院校,其中有378所综合型,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28%。到2017年5月底,高职院校数量为1388所,综合型院校已低于总数的1/4。
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国家制定的宏观政策来看,走行业型和专业型之路、不断彰显特色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和国家大政方针。2015年10月,教育部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强调“科学规划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与发展。引导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
显见,从近代到当下,专业型、行业型高职院校一直主导高职教育。放眼未来,这种势头会更加强劲。
其二,综合型高职院校向行业型、专业型转变,是自我提质的内在需要。刘红新认为:“从高职发展的现状看,综合型高职院校目前广泛存在且普遍办学很好。”“综合型高职院校的存在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说法有失偏颇。
在高职教育处于“飞奔”的10多年前,学者对广东、江苏、河南、河北等8个省的14所高职院校进行深度调查后,批评高职院校贪大求全的办学理念。从表面上看,学校专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背后却暴露出基础薄弱、底气不足、没有特色、竞争乏力的致命弱点。(林慧等,2007)
再以中西部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为例。宁夏学者基于本地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提出必须科学规划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特色和优势建设,实现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马应虎等,2008)
河南、广西学者分别以本省地方综合型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均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这些综合型高职院校存在对接区域产业契合度不高、专业重复度较高、专业聚集度较低和专业设置趋同、综合优势不明显等突出问题。(赵学通,2012;覃文松,2017)
即使是高职教育处于领先水平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述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广东学者分析该省80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发现存在着专业数量和规模增长过快、专业集中化程度较低、专业聚集度不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等问题。(王伟华等,2013)
这种本科压缩版、缺乏特色的高职院校必然面临巨大的生源危机。统计显示: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1334所1046个专业,部分专业点“量大且同质化”,考生普遍遭遇“选择困难症”,一些院校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警钟已多次敲响,如果某些高职院校再不主动求变,接下来便可能被踢出高职教育的“朋友圈”。
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成绩,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实力。据统计,在2008年—2014年的七届比赛中,专业性和行业性明显、特色突出的高职院校“金牌”占绝对优势。
近年来,部分具有战略眼光的综合型高职院校,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变掌为拳、收缩专业战线,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打造最具显示度、最有自身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专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其实是一种主动由综合型向专业型或行业型转化的过程。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雄踞国内首位。为了契合珠三角地区和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坚持“特”、突出“新”,正在进一步改革优化专业,实施明星专业工程,紧贴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和新能源、互联网、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科学、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该校以国家示范专业为主,选择若干专业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建成一批在国内领先、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明星专业,带动整体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高校将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生源竞争空前激烈。总体处于低位和弱势的高职院校不但面临同类院校的激烈竞争,也将承受部分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无论是出于近忧抑或远虑,都需要高职院校提前规划和布局、苦练内功、强壮体魄,才能有信心、有能力赢得主动,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贪大求全的办学思路显然与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相悖离。
(作者系广东嘉应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