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经过4天鏖战,夺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第一名,并在所有参赛选手中获得最高分,荣获阿尔伯特大奖,成为中国获此大奖的第一人,创造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历史。中国学生在被称为“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如此辉煌成绩,为国家争得荣光,也为中国制造赢得希望,极大地鼓舞了职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大大地喝彩。
获奖选手在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赞誉的同时,也引来了各类媒体竞相宣传报道。不过,有媒体在宣传报道获奖学生时,存在不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使人们对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解。比如,在宣传报道阿尔伯特大奖获得者宋彪时,为赞扬宋彪同学的优秀表现,媒体以“学有不善时,一技行天下”予以“褒扬”,报道中也少不了说,宋彪入职业学校前的成绩并不好,取得如此辉煌成绩,靠的是勤学苦练等。
笔者以为,这些媒体的报道并不符合事实,不自觉地给人造成了职校学生尽管技能好,但文化课成绩不佳、不善学习的负面印象,强化了学技能等于学习差的社会偏见。拿宋彪来说,即使获得世界技能冠军,也免不了被归属于“不善学者”。笔者要问,真的不善学吗?不善学,何以学专业理论?又何以学成精湛技能?更何以夺得世界技能冠军?要知道,精湛技能的掌握并不是“雕虫小技”这么简单,夺得世界技能冠军更是要求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没有习得精湛技能,怎能在技能大赛中得心应手并夺得大奖?
世界技能大赛中的工业机械装调项目比赛共分为5个模块,包括机械加工、焊接加工、液压系统的安装、装配与调试、电气安装与检查,赛程为4天,累计比赛时间为20小时。有来自包括瑞士、德国等技能强国在内的世界技能组织6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1260多名选手参加角逐,高手如云。宋彪被贴上“不善学”的标签,这个世界冠军还有光彩吗?“不善学”而成为技能世界冠军是不成立的,“不善学”而成为工匠人才是不符合逻辑的,对此类高技能人才标以“学有不善时,一技行天下”不妥当。
笔者无意否定媒体的报道,仅想以此引出一个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认识偏差,即习惯于将学习与技能对立起来,将技能型人才与“不善学者”等同起来,将职业教育看作次等教育。社会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还远没有确立,这对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打造中国制造强国和国际竞争力都是非常不利的。
不善学,用传统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不佳,考不上高中和大学。考不上高中而上职业学校者,即使学得精湛技能,成为技能顶尖人才,也常常被贴上“不善学”的标签,安抚为学习成绩不佳没关系,成为工匠人才也是一条成才成功的道路。这种观念看上去是褒扬,实际上是对工匠人才的误解或偏见。我国这么多的“大国工匠”和各领域的技术能手,往往学历不高,但从他们掌握的丰富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能来看,必然是学习的能手,一定是善学者,并且还具有很强的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没有强的学习能力是不可能成为工匠人才的。
这就引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和“何为善学者”的问题,这不仅对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需要澄清的问题,也是我们整个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现在对学习的理解,更多的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因而善学者往往是指考试成绩好者。应试教育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之中,善学者成为“刷题”能手和考得高分者,而不善“刷题”或反感以无休的考试代替学习者,得不到理想分数,则成为不善学者。前者能考入普通高中继续反复考试,后者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刷题”考试式的“学习”,机械重复,疲于解题技巧训练,学习内容也被局限于考试范畴,不得随便越雷池半步,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也并无用处,从这点上讲,真正的学习其实并没有发生,许多学生对此感到厌烦和不适,兴趣全无,直接的表现就是怠学、厌学或弃学,便成为“不善学者”。而这些“不善学者”一旦摆脱了极端的应试学习,却在自由自主开放的学习上如鱼得水,或对手脑并用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学习兴趣大增,成长为工匠人才,真正的学习发生了。而且,专业学习与技能学习相辅相成,并不是专业学习不善,技能便可以学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技能是练就的,也是学得和研得的,简单的练而无学,技能是学不成的,“大国工匠”也是在这样的学习中产生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明确了工匠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我们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社会价值导向,引导更多优秀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养更多优秀工匠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张健,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