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业发展   成就出彩人生
地方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媒体职教 > 中国青年报 >

王寿斌:校企合作研究过时了吗

2018-01-22 10:33:11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刘莉
分享到:
最近,一位准备在职读博的高职教师向笔者请教,他很想选择几个热门时新的话题或方向发表些论文,以提高刊载可能性。他用微信发给笔者十几个关键词,大多是“职教体系构建”“混合所有制办学”“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创一体化”“工学交替”“集团化办学”“董事会(理事会)制度”,等等,看着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和概念,笔者心里五味杂陈地给他发过去4个字:校企合作。

  最近,一位准备在职读博的高职教师向笔者请教,他很想选择几个热门时新的话题或方向发表些论文,以提高刊载可能性。他用微信发给笔者十几个关键词,大多是“职教体系构建”“混合所有制办学”“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创一体化”“工学交替”“集团化办学”“董事会(理事会)制度”,等等,看着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和概念,笔者心里五味杂陈地给他发过去4个字:校企合作。

 
  想不到这位教师给笔者秒回了一则微信:“您是不是out了?这个话题在几年前就很少有人研究了,现在的名刊几乎不发这类论文。”
 
  读罢微信,非常吃惊。笔者立即以“校企合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中搜索发现,我国的校企合作研究起步于2004年左右,2012年以后逐步趋热;在2015年达到发文数量顶峰;之后,专门研究“校企合作”的论文已经少之又少。
 
  为进一步核实“校企合作”的研究行情,笔者以投稿一篇校企合作模式探讨的论文为由,咨询一位曾经开会时结识的核心期刊编辑,没想到对方听后直摇头:这个话题太陈旧,发不了!
 
  事后,笔者仔细玩味这位编辑的指点,“话题太陈旧”至少能够透露出两则信息,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核刊”具有前沿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目前的“核心期刊”已不再把研究“校企合作”作为任务(许多杂志已撤掉了“校企合作”栏目),只有那些通过广收版面费赢利的低端期刊还在收发这类旨在凑数“通关”的“过时文章”。
 
  由“校企合作”研究的多方“受冷”,让笔者想起这两年读过许多关于“现代学徒制”“课程改革”“工匠精神培养”之类的经验总结、案例分享和实证研究文章,虽然许多文章都写得很精彩,但却大多在“校企合作”环节经不起推敲,让人觉得建立在“校企”之间并不能友好合作、长期合作、深度合作基础上的各种“经验”“模式”,都无异于站在“空中楼阁”上穿着“皇帝的新装”,或许好看,却并不好笑。
 
  “校企合作”的基础研究之所以会逐渐淡化,笔者以为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难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校企合作研究虽非新概念新话题,但在实践层面却一直很难突破“学校热、企业冷”的合作瓶颈。目前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大多只是停留在“提倡、鼓励、支持”层面,而并无强制条款,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尚不够强的大环境下,企业从源头上缺少与学校合作的动力和压力,再多的研究都无异于理论假设,缺乏实质意义。
 
  二是研究“过时”话题显得“掉价”。在我国目前的学术圈内,缺乏必要的对埋头做研究求学问的敬畏与敬重,追时髦、赶热闹、装深沉的心态普遍存在,许多学者专家过于追求“与时俱进”,自感研究“过时”话题会显落后,让人“笑话”。
 
  三是研究成果没有发表市场。毋庸讳言,专家学者的撰写论文,除了指导实践的作用,公开发表也是目标之一。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论文如果不能顺利发表并产生所期望的影响,自然会倒逼作者放弃研究,另觅选题,以期早日发表。
 
  四是误判已经解决问题。这几年,校企合作的探索一直在各地各校积极开展,积累了不少经验,许多基层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知道校企合作的现状、瓶颈和困惑,但是,有些学校出于“评估”、政绩、项目申报等切身利益考虑,不敢、不愿承认本校的校企合作仍然存在问题,造成以偏概全,形成虚假繁荣。这些都会误导那些置身事外的专家学者以为校企合作的问题已经解决,不再深入基层去做扎实的调查研究。
 
  众所周知,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产学研创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工学交替、混合所有制等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都是校企合作,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长期性、融合性等现实问题,光谈其理论假设、体系架构、模式创新、数学建模等,都难有实质性成果和意义,即便是“诊断与改进”“优质高职”建设,离开了扎实的校企合作,也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回归起点的精神,继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研究,在法规制定、思想认识、权益分配、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夯实根基,抓住重点,助推职业教育有突破性的发展。
 
  (作者系浙江永嘉学院教授,副院长)
 
  王寿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1月22日 10 版)